
走进永登县柳树镇复兴村,一幢幢淡黄色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所有墙面统一着色、统一外观,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穿行于街道,一面面文化墙、一张张宣传牌,一幅幅图文并茂的“道德画”,将墙体变成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和美化家园的“活教材”。
近年来,复兴村以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抓手,将资金投入重点放在村庄建设上,注重内外兼修,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拆除土坯房和视野内的残垣断壁,改造提升墙体,同时完善村级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通过创建示范户推进庭院美化创建工作,以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老党员等率先垂范,宜花则花、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在庭院及房屋周边进行具有乡土气息的美丽庭院建设。一系列举措让村庄“旧貌换新颜”,大大提升了村庄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
村容村貌提升了,人居环境变好了,不仅让本村村民生活舒适,也吸引了不少带着“乡愁”的游客。10月27日下午,60岁的翟新生正在他的“新生农家院”里忙碌,刚送走一拨中午就餐的客人,他马上开始为下午接待来客做准备。随着和美乡村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不断升温,复兴村的农家乐已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从开办农家乐以来,我们每年平均接待游客2万人左右,收入不断增加,比以前外出打工多赚好几倍,今年年初家里还买了一辆小轿车。”翟新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新生农家院”的成功在复兴村不是个例。近年来,复兴村立足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瞄准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目标,鼓励农户做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红笋、松花、蒜苗等特色种植业,种植面积500亩以上,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同时大力发展以虹鳟鱼产业为主的养殖业,目前年产虹鳟鱼23余吨。全村农业总产值1300万元,带动全村就业120余人。
在复兴村谊源渔场,渔场主姚文娟忙着从水里捞鱼,她的丈夫负责现场宰杀,然后做成美食端上餐桌招待来客。“虹鳟鱼对水温水质要求高,一般两年才能生长到1公斤,是品质最好的时期。”姚文娟说。虹鳟鱼的营养价值高,不仅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而且刺比较少,被誉为“水中人参”。姚文娟的渔场客源大多是老客户,“我们这每天都有客人,一周能卖2000斤鱼,一个月能赚三四万呢。”姚文娟笑得合不拢嘴。
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当前,虹鳟鱼已经成为复兴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我们投资2000万元参与实施满城渔村项目建设,明年开园后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超百万元。我们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力以赴让村庄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宗生旭说。(全媒体记者 李晓 唐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