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宁区立足“深、实、久”,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由支部书记领学开展多次主题教育学习活动;线上在党员及社区工作微信群推送主题教育学习内容,打通主题教育学习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微信推送相关学习内容70余条,党员撰写学习体会600余份,各支部书记结合主题教育学习,为支部党员上党课80次,开展群众性专题教育活动30次,参与人数800余人次。

11月8日,记者走进忠和镇崖川村村民付全德的家中,和往年用煤取暖不同,今年付全德家安装上了清洁能源取暖设施,崖川村工作人员正给他讲解冬季取暖的注意事项。“以前冬天取暖,家里要生煤炉取暖,又脏又麻烦。现在用清洁能源取暖,干净、省事还暖和。”村民付全德高兴地说。据了解,忠和镇常住户为1680户5880人,截至目前已有1390户农户完成清洁能源取暖改造,主要以太阳能+电辅热、空气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等符合国家清洁取暖政策的改造模式为主。据了解,自农村冬季取暖热源清洁化改造项目计划下达后,忠和镇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日调度、周协调、月总结”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靠实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工作任务,由包村领导带领包村干部做好入户宣传动员,确保改造项目顺利进行。

在刘家堡街道日常的居民议事会中,居民通过商量探讨,成立了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60串门团”。街道将辖区60岁左右低龄老人聚在一起,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帮助同小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为其提供陪伴、聊天、物资购买、生活照料等关爱服务。同时积极挖掘辖区的党员力量,引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到关怀服务中,进行结对陪伴,开展为老服务。“都在一个小区住,有什么事及时给我们打电话,大家是邻里,需要的时候互相帮衬一把。”辖区居民杨大妈时常接到“60串门团”打来的电话。杨大妈今年80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二十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儿子也因病去世,女儿远嫁上海。今年,杨大妈身体每况愈下,腰腿部疾病较为严重,家里卫生常年得不到打扫,一日三餐也随便凑合。在与社工聊天时,她表露了想吃一顿手工臊子面的心愿,感受一下年轻时的生活氛围和烟火气。社区工作人员与“60串门团”在得知杨阿姨的心愿后,立即为杨阿姨做了可口的臊子面,并组织人员每月定期为杨阿姨进行家庭卫生打扫,改善她的居住环境卫生,提升生活质量。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主题教育中,安宁区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新经验、新做法,着力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下功夫,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大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媒体记者 苗雨婷 柳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