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县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进永安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 2020-08-12 09:30 稿源: 兰州日报   编辑:李晔瑶

  坐落在红城镇南面的永安村,村容整洁,一排排红砖瓦房整齐美观,一条条村庄道路宽敞笔直,沿街便是红城历史文化展览设计布置,形成精美绝伦的文化长廊。永安村包村干部陈志忠告诉记者:“打造这条文化长廊,一方面让村民传承我们永安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让来永安村游玩的人了解永安村、认识永安村。”除此之外,永安村成片种植玫瑰产业,不仅壮了产业富了村民,还可以以特色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走进永安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条宽敞笔直道路。而在过去,永安村还是泥泞的小路,每到下雨天,大坑小洼的,到处都是积水,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村干部们多方奔走筹集修路资金,修建道路。这一条条水泥硬化道路的建成,不仅方便群众的出行,更为当地农民发展产业带来极大便利。

  安全饮水是群众身体健康的保障,而完善的农田水利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基础。为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村干部们将自来水安装列入到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计划中,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积极筹集资金用于村里自来水安装。目前,自来水入户达到100%,农田水利设施能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永安村支部书记王兆荣告诉记者:“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树立了敢脱贫、能脱贫、想脱贫的坚定信心。”

  文化根脉深植乡村沃土以乡村文化引领乡村旅游

  红城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核心文化遗产和主要商贸集市聚集于永安村。永安村承载着古镇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繁荣兴盛的商贸交流。古老街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感恩寺、县级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文昌殿,以及清明山建筑群、城隍庙、古城墙、西门泉、红市花灯、传统社火、精致美食、千层月饼等都是古镇特有的文化记忆与传承。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立足文化名镇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取得了巨大成效。

  2019年,永安村利用传统的清明城隍出府活动,举办清明文化旅游节,游客达10万人次,同时积极争取到资金50万元,用于建造清明山景区建设,打造丝绸之路上“活态的清明上河图”,成为记忆乡愁、祭典先祖、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商贸交流的综合体。在2019年和2020年春节期间,永安村延续传统,将中断十多年的“红市花灯”进行文化提升,成功举办两届“红市花灯”旅游节,节会通过“党建引领、能人带动、群众主办、协会运作”的模式,也取得空前的成效。

  王兆荣表示,立足历史文化名镇资源优势,有效盘活文化遗产,如今的永安村已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善民福地”。

  发展玫瑰产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玫瑰产量高,效益好,村民都喜欢种植。”永安村包村干部陈志忠说,“今年,全村共种植玫瑰500多亩,基本上是每户都种植。”

  据介绍,永安村从2010年开始种植玫瑰,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健全,村民不出门就可以销售自家玫瑰,如今,全村种植玫瑰500多亩,除脱贫边缘户5人外,其他村民全部脱贫。

  玫瑰已成为永安村的特色产业,带动全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它不仅壮了产业更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而近年来,永安村也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以特色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永安村已成为集农业种植、休闲观光、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同时也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成果浸润到每一位村民的生活中。

  王兆荣:村民都是我的家人

  永安村属典型的城镇市场经济,人多地少、矛盾多、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多,过去环境脏乱差,邻里纠纷多。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王兆荣带头整治环境问题,自己掏钱购买垃圾桶,组织开展周末大扫除,清扫路面上的生活垃圾。另外,对于邻里纠纷问题,王兆荣更是亲力亲为,一户一户做工作,耐心处理这些问题。

  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王兆荣积极宣传政策法规,精准识别每一个贫困户,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干部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了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他便带领村干部深入每户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愿,从群众普遍关心、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精准争取实施项目。

  对王兆荣来说,永安村的所有村民都是他的家人,多年来,他一直用真诚换取村民信任和支持,承诺村民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办到。“作为支部书记,村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王兆荣笑着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程珊珊王潇旋)

稿源:兰州日报   编辑:李晔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