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兰州要闻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牛弘:成一代典制 垂千秋文章
发布时间: 2025-07-04 16:31 稿源: 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

成一代典制垂千秋文章

  牛弘(544年—610年),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人,隋代名臣。牛弘出身于赫赫有名的安定牛氏。与北地傅氏、安定皇甫氏、安定梁氏等陇右望族相比,牛氏发迹较晚,其直接来历应是西晋的后将军牛金。

  牛金生平经历不详,但其一件事却有明文记载,即牛金莫名其妙地做了一句谶语的冤魂,牛氏也成为这句谶语的直接受害者;为了逃难,牛金后人逃奔至安定,遂成安定牛氏之祖。

  《宋书·符瑞志》载,司马懿主政时,流传着“马后有牛”的谶语,即牛氏会取代司马氏的天下。为了铲除隐患,司马懿决定除掉有能力的牛姓人;后将军牛金是当时牛姓之最有权势者,遂被处死。为预防司马懿的后续动作,牛金后人开始逃难,最后落脚于安定鹑觚县。为了安全,他们改姓为“牢”,取与“牛”义相近;后来觉得姓“牢”还不安全,又改姓“寮”,取与“牢”音相近。一句谶语,酿就了牛氏一场巨大的家难;而牛氏改姓的过程,则又隐藏了这个家族多少悲惨、辛酸的往事!

  迁居安定的牛氏,很快便发展为本地大族。至少牛弘祖孙三代,都已经入仕,且越走路越宽。牛弘祖父牛炽,任安定郡中正;父亲牛元,任西魏侍中、工部尚书,封临泾公。也是在牛元时,牛氏从西魏的赐姓宇文,改回到原来的牛姓。

  牛弘先仕北周,任中外府记室(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军府的书记官)、内史上士(中书省属官)、纳言上士(门下省属官),“专掌文翰”。可以推断,牛弘一入仕,便以其博学、文采及勤谨的个性,而步入了仕途快车道;内史、纳言的属官都是亲要显美的官职。

  隋朝建立后,牛弘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礼部尚书等职。由此可见,牛弘的任职,都在中央五省(内史、门下、尚书、秘书、内侍)之中,都在隋朝政治的枢纽之内。《隋书·牛弘传》也说牛弘“绸缪省闼三十余年”,即任职禁中等紧要岗位三十余年,这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三十余年还不犯错误,难度更大。

  关键是,牛弘在这些职位上,有极为出色的表现。

  在秘书监任上,牛弘倡言献书,为南北隔阂、长期动荡之后文化典籍的搜集、保存,为中华文脉的承前启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请开献书之路表》,就是推动典籍保存的历史性文献。此表一上,隋文帝下诏“献书一卷,赉缣一匹”,于是“一二年间,篇籍稍备”。

  这是南北统一之前文化大统一的重大标志。就这一点而言,无论多么高的评价都不为过。不仅于此。牛弘还概括了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图籍的五次大劫难(即“五厄”):焚书坑儒、王莽之乱、董卓之乱、永嘉之乱、江陵焚书。这个概括触目惊心,它既是对破坏、焚毁典籍行为的强力批判,也为历代统治者的文献保存敲响了警钟。牛弘也因其“五厄”之论和《开皇四年书目》而成为著名的文献学家。

  在礼部尚书任上,牛弘奉敕修撰《五礼》一百卷,规定了隋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五礼,即吉、凶、军、宾、嘉五礼,是古代帝王、贵族乃至民间礼仪的基本骨架。每一时代都有新的现象、新的规定,牛弘、辛彦之就是为隋代“损益百代”、勒成盛典的关键人物,尤其是牛弘,他自始至终负责其事,贡献最多。这是学人用自己的学识,结合历史和现实,为时代生活建立规范的重大举措。

  与礼相关的是乐。在太常卿任上,牛弘还主持了隋朝的雅乐定案工作,且撰写了雅乐歌词。这也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祭祀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雅乐就是朝廷祭祀、朝贺、宴享时用的正乐,尤其是祭祀用乐,是古人企图沟通天人的关键方式。牛弘主持其事,说明他精通音律,审慎周到,得到朝廷上下一致的认可。

  牛弘还与苏威一起,主持了隋朝律法的定案工作。苏威也是隋代名臣,后来出任宰相。在《隋律》修订中,牛、苏两人大大减轻了律法的苛虐程度,“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定留唯五百条”,轻刑减赋,为“开皇之治”奠定了制度基础。

  此外,牛弘还是史学家,撰写了《周史》十八卷。我国古代有着优秀的修史传统,任何一个朝代建立后,都必须先修前朝史,这是雷打不动的规定。隋唐时期,这一传统被空前强化,各种史书大量产生,最后优胜劣汰,才存留下来珍贵的中古正史。牛弘《周史》的内容是记述北周史事,反映出其作为学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过,就纯史学而言,牛弘的成绩一般,其《周史》未能流传下来,今传者,是令狐德棻的《周书》。

  总之,牛弘是隋代政治和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人物。其倡言献书,为保护和传扬文化立了大功;其在完善礼制、雅乐、律法等方面的工作,规范和引导了隋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为“开皇之治”的形成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其淬力于史学,虽然成绩未显,但作为接续传力的史学发展中的一环,也必定为后来的修史者所参考。

  所以,魏征等人在《隋书》中评价说牛弘“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是有充足理由的。而如果我们从关陇集团的角度来考虑,那么我们也能得出结论:牛弘是关陇集团培育出的罕见的饱学文臣,他反映出关陇集团在取得统治权之后,其关陇二代在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实绩。

  (执笔:清辉编辑:王丽娜)

稿源: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