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兰州要闻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乞伏国仁:驻守榆中 建立西秦
发布时间: 2025-04-27 15:35 稿源: 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

驻守榆中 建立西秦

  乞伏国仁(?—388年),陇西襄武(今陇西县)人,十六国西秦开国之君。乞伏出于鲜卑。鲜卑是一个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民族。他们起源于东北大兴安岭一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著名的鲜卑七部:拓跋、慕容、宇文、段、秃发、乞伏、吐谷浑,其中慕容、宇文、段三部主要在偏东地区,拓跋在北部,秃发、乞伏、吐谷浑在西部,后来他们基本都建立过政权,拓跋更是建立了强大的北魏王朝。因此,就历史影响而言,他们绝不亚于匈奴。

  乞伏部从大兴安岭迁至阴山,再沿着贺兰山南下至六盘山,最后落脚在勇士川(今榆中县大营川)。襄武,应该是他们西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定居点,因而成了乞伏氏的籍贯地。咸安元年(371年),乞伏国仁之父乞伏司繁率众投降前秦,苻坚封之为南单于,住长安;同时还任命乞伏司繁之叔乞伏吐雷为勇士护军,驻守勇士川。从此,乞伏部名正言顺地驻牧在这片山水相依、邻近森林的沃土上(马衔山森林区)。乞伏司繁去世后,乞伏国仁接替驻守勇士川。

  乞伏国仁的建国契机,是太元八年(383年)的淝水之战。战前,苻坚征调乞伏国仁为前将军,让他带领先锋骑兵作战。我们现在看不到乞伏国仁如何为苻坚征战的记载,但可以推理,乞伏国仁与姚苌、慕容垂、张天锡一样,有点看热闹的意味,因为张天锡在阵中喊叫“秦军败矣”、乱了军心,而姚苌、慕容垂、乞伏国仁等在战后就反了,所以,他们应该没有真心实意地为前秦作战。

  就在淝水之战进行期间,乞伏国仁的叔父乞伏步颓反于陇西。确实,当时苻坚东征西讨,他把国家所有的重兵都派出了,吕光带领十万去了西域,苻坚等带了八十万去了淝水前线,这样一来,国内地方统治疏松,从而给野心勃勃的各部族留下了造反空间。而更出人意料的是,苻坚居然让乞伏国仁掉转马头,返回陇西,去镇压其叔父乞伏步颓。这不正是给了乞伏氏天赐良机吗?就好像乞伏国仁、乞伏步颓叔侄二人联袂演了一出双簧,而苻坚则像是一个捧哏的助演,友善地支持着二人演出成功。

  乞伏国仁脱离了苻坚的羁绊,如鸿飞大雁一般地西归。他与叔父“置酒高会”,似乎压根就没有镇压那回事;而且,他还慷慨陈词:“苻氏往因赵石之乱,遂妄窃名号,穷兵极武,跨僭八州。……以吾量之,是役也,难以免矣。当与诸君成一方之业。”在他看来,苻氏趁后赵战乱篡取了统治权,属不仁不义;此战前秦必败,咱们也学习苻氏,趁乱建立名号,干一番事业。显然,乞伏国仁蓄谋已久,早都想自立为王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苻坚统治的水面下,掩盖着多少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慕容垂、慕容泓、姚苌、乞伏国仁以及略后称王的吕光,都在淝水战后露出了真容,纷纷建官立号,占地为王。

  太元十年(385年),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年号建义,建立西秦,并在勇士川新筑勇士城以为都城(如今勇士城废垒犹在)。此后,乞伏国仁及其弟乞伏乾归不断降伏周边的鲜卑小部落,稳定了统治权。不过,天不假年,乞伏国仁仅在任三年就病故了,其弟乞伏乾归接任。乾归能力更强,进一步光大了西秦势力。(执笔:清辉编辑:王丽娜)

稿源: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