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兰州要闻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苻健:开国前秦 励精图治
发布时间: 2025-04-16 11:40 稿源: 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

开国前秦 励精图治

  苻健(317—355年),字建业,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人,苻洪第三子,前秦开国之君。苻健弓马娴熟,敏于人事,深得石虎赏识,曾任翼军校尉、镇军将军等职。苻氏本出身于部落酋长,无奈之下投靠石虎,他们并未倾力为石虎做事,一有机会,他们就想着返回老巢、独立一方。所以,当苻洪在枋头被秦、雍流民推为盟主、自立旗号时,尚在邺城的苻健立即斩关而出,投奔枋头,去支持父亲。

  苻健的到来,确实给了苻洪以巨大支持。老谋深算的麻秋企图鸠占鹊巢、取代苻洪,因此毒杀了苻洪。但麻秋之谋未能得逞,因为苻健迅速逮捕并处死了麻秋,继承了父亲之位。继位之初,估计是考虑到“三秦王”的名号树大招风,所以,他取消了这一称号,仅仅沿袭东晋给苻洪的册封:征西大将军、都督关西诸军事、雍州刺史,效忠于东晋。这是势力尚弱时聪明的自保之法。

  苻健的第一要务,就是要重返关陇。欲返关陇,就必须击败盘踞关中的后赵将领杜洪。为此,在孟津,兵分两路,派弟弟苻雄率军五千,自潼关攻入关中,至华阴;派侄儿苻菁率军七千,自轵关陉(太行八陉之一)入,从蒲津渡河,至渭北;自己则统帅大军,紧随苻雄。此战志在必得,所以他告诫苻菁:“若事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如果败了,那就黄泉相见,由此,可以想象当时情势危重之程度。还好,他们击败了关中的杜洪,进入长安。从枋头到长安,苻氏霸业初成。

  永和七年(351年)正月,苻健自号称帝,定都长安,年号皇始,国号大秦(即前秦),同时他下令设百官,修宗庙,赦免境内,开启了他为时五年的国君之治。他平定关陇一带的小军阀,如张琚、孔特、乔秉、刘珍、夏侯显等,安抚流民,以孝廉、方正、秀才、异行等方式取才,约束豪贵的盘剥,使关陇一带百姓真正安定下来。他限制原来匈奴、羯族等政权中少数民族的特权,恢复汉晋旧制,在延续汉文化的同时,也吸纳少数民族,积极地促进了民族融合。田余庆先生说:“在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方面,前秦氐人苻氏(苻洪、苻健、苻雄、苻坚)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此前匈奴、羯、鲜卑建立过的政权。”(《东晋门阀政治》)苻健还坚决抵抗并多次击败来自东晋、姚氏后秦、慕容氏前燕、张氏前凉的进攻,几无败绩,不仅稳定了关陇局势,而且也使得前秦实力大增,从而雄踞关中,鼎立于中华大地之上。

  遗憾的是,苻健统治时间较短,壮志未酬,于永和十一年(355年)病卒。而且,在其病危时,苻菁图谋篡权,其卒后,继承人苻生又残暴不仁,都留下较多遗憾。还好,两年后,苻坚夺权,积极有为,为前秦带来了大好前景,付洪、苻健的开创之功才算开花结果了。

  苻健政权的骨干,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西北人,这从苻健临终前的辅政大臣可见一斑。这些辅政大臣有: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牢。其中鱼遵、王堕为关中人,其他雷、毛、梁、辛等均为陇籍。他们趁时而起,联袂而出,确实称得上时代风云人物。(执笔:清辉编辑:王丽娜)

稿源: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