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兰州要闻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苻洪:从流民都督到一方诸侯
发布时间: 2025-04-16 11:39 稿源: 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

从流民都督到一方诸侯

  苻洪(285—350年),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人。苻氏本氐人,世居陇南,因家里水塘生蒲草,草长五丈,遂姓蒲。由此推理,氐族的文化相对落后,姓氏只不过是个符号,与汉族以姓氏严表血缘、分支相比,差异很大。

  曹魏时,蒲氏迁居略阳,世为部落小帅。蒲洪善骑射,机变有谋,乐善好施,深得氐人敬畏。永嘉四年(310年),趁洛阳政乱、上邽虚弱之机,蒲洪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竖起了旗杆。永嘉变乱时,关中饥荒连年,蒲洪趁机广散资财,招抚流民,接纳英贤,实力进一步壮大起来。

  在前赵与后赵争雄的过程中,蒲洪依违其间。最终,前赵灭亡,除河西以外,天水、陇西已全归后赵,蒲洪也顺应形势,投靠了石虎,任监察六夷军事、冠军将军,成为后赵西部的最高军政长官。在后赵,蒲洪深得石虎信任,他曾协助平定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梁犊叛乱,并因此升职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雍秦二州军事、雍州刺史。蒲洪还建议将秦、雍一带的氐族百姓十余万户迁往关东(他自己也带队迁徙,任流民都督),这不仅强制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更是为后来蒲洪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虎去世后,诸子争权,朝政日非。此时,冉闵在中原掀起“杀胡”狂潮,迁往关东的氐族已无法生存,遂结伴返回秦、雍。走到枋头(今河南浚县,蒲洪驻地所在),他们推举蒲洪为都督。恰好蒲洪与后赵的关系已几近破裂,加之冉闵又屡次想要除掉他,于是他便顺应民意,准备割据。此时,蒲洪势力达十余万,已经具有和中原扳手腕的实力了。

  永和六年(350年),安定梁楞率领关西望族一同劝进,再加上当时“草付应王”的谶语,于是蒲洪便改姓“苻”,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他从“略阳公”变成了“三秦王”,实现了质的跨越;而兼称“大单于”,则又体现出鲜明的游牧风习。随后,苻洪以枋头为中心,选贤任能,割据政权初具规模。从其政权中的将军、司马、中郎等职来看,苻洪的政权完全以关西人为主,其骨干就是安定梁氏、牛氏、狄道辛氏、天水赵氏,以及京兆、冯翊等地士大夫,同时也吸纳羌、氐等成员,形成一个汉族为主、各族融合的割据框架。

  当苻洪割据于枋头时,河西的前凉、枹罕(今临夏)的麻秋仍然颇有实力,麻秋更是原来刘曜手下的猛将。于是,苻洪派兵击败麻秋,夺取了枹罕统治权,也解除略阳“卧榻之下”的威胁。遗憾的是,苻洪重用麻秋,而麻秋却企图鸠占鹊巢、取而代之,他毒死了苻洪。可怜苻洪一代枭雄,竟然死于非命;而麻秋的愿望也未能实现,他随即被苻健处死。

  苻洪临死之前,给苻健交代:“关中周汉旧都,形胜之国,进可以一统天下,退不失保全秦、雍。吾死之后,便可鼓行而西。”这其实是给儿子规划了蓝图、留下了任务,即返回秦、雍,以关中为根基,或一统天下,或割据称王。应该说这是中古时期比较理想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个以关西人为主的群体而言。(执笔:清辉编辑:王丽娜)

稿源:黄河清风   编辑: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