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据陇右 兰州将才
韩遂(?—215年),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兰州市)人。韩遂早年即闻名于凉州,曾任新安县(今河南新安县)从事。当时他名韩约,与新安县令边允,均金城人。失官之后,他们返回金城。中平元年(184年),羌人北宫伯玉起事,攻杀金城太守,劫持边允、韩约,因边、韩二人素有声望,所以,羌人推举边、韩为首领。这样一来,边允、韩约就从汉朝官吏变成了造反头子,成为陇西郡的通缉对象。为避免麻烦,他们改名为边章、韩遂。
中平二年(185年),边章、韩遂等率数万骑兵攻打三辅,侵逼园陵。这才有皇甫嵩镇守长安、守护陵寝之事(见前皇甫嵩篇)。韩遂等人的军队与汉灵帝派来的皇甫嵩、董卓之军接战,双方一时难分高下。次年,韩遂杀边章,军力壮大至十万,威震西州。他率众攻下陇西,陇西太守李相如与韩遂合流;攻打汉阳(今天水),汉阳太守傅燮战死;凉州刺史也被部下所杀。于是,凉州一带,基本成为韩遂的地盘。当然,此时有马腾的加入以及韩、马之间的争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支割据军事的实力。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入长安,他为了抵御关外军队,邀请韩遂、马腾前往长安地区。次年,董卓被杀,李傕秉政。李傕委任韩遂为镇西将军,回镇金城。接着,李傕与马腾反目开战,韩遂再次率军前往关中,声援马腾;李傕与马腾谈和之后,韩遂与马腾结拜为异姓兄弟。不久,韩、马二人又反目为仇,互相攻伐。然后是曹操主政,曹操拉拢韩、马,韩、马归顺,并遣送质子以表诚心。在这段近20年的时间里,高层政治舞台上董卓、李傕、曹操轮流出场,韩遂见风使舵,如鱼得水,但始终坚持不出凉州范围。而马腾则入许昌为官,其实就等于将自己交给了曹操来管理,完全失去了自由。
赤壁之战后,曹操着意经营北方,关陇地区的马超、韩遂成了曹操在北方最强劲的对手。为了进军关中,曹操先假意进汉中。这对驻扎三辅的马超而言利益攸关,所以他率先反对。马超、韩遂、梁兴、程银等十队人马联合起来,拒守潼关。但久经战阵的曹操用兵如神,软硬兼施,武力和离间并用,致使韩遂、马超相互猜疑,终于赢得了关中会战。战后,马超逃回凉州(治府在今甘谷县),韩遂逃回金城。
曹操继续派夏侯渊西征陇右。就战力而言,韩遂明显不及马超。所以,真正与夏侯渊决战的是马超,他们在天水渭河流域激战,马超败北后入蜀;韩遂逃回后躲避在显亲川(今秦安县)氐人部落中。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渊从天水出兵,进攻长离(今秦安),韩遂一路败北,逃往西平(今青海西宁)后,被当地武力杀害。
总体来看,韩遂有似于隗嚣,都有才干,声望颇高,号召力强。在中原纷扰之际,陇右一地有了武力割据的可能,于是隗嚣、韩遂等人趁时而起,建立起了颇具实力的割据局面,一时间称王称霸。但陇右地区基础贫弱,人口稀少,谋略匮乏,即便人精骑射,但相比中原、巴蜀之富饶和人口众多来说,陇右的为政基础还是薄弱太多。或许在某一战斗里,他们能凭借英勇善战而获胜,可在长期竞逐中,韩遂等人的割据显然绝无成功之可能,然则其身死霸灭自不可免。
(执笔:清辉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