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贺(?―前91年),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今甘肃宁县)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丞相。公孙家本是匈奴人,其父公孙昆邪是景帝朝的功勋之臣,曾任典属国、陇西太守,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因功封平曲侯。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公孙昆邪曾哭谏汉景帝,要求把李广调入朝廷,因为他担心李广屡与匈奴接战,恐有闪失,以致国失良将。这说明公孙昆邪也具有忠诚谋国的品质。
公孙贺年少即从军作战。当7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之后,汉景帝选公孙贺为太子舍人。刘彻登基之后,任命公孙贺为太仆,掌管御马车辆。公孙贺还娶了卫孺为妻,卫孺是卫青、卫子夫的长姐,这样一来,公孙贺就成了汉武帝的连襟、卫青的姐夫,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在汉武帝开启的波澜壮阔的对匈反击战中,公孙贺曾“
太初二年(前103年),汉武帝封公孙贺为葛绎侯,并任之为丞相。对此,公孙贺感到了惶恐,他坚决辞谢,“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汉书?公孙贺传》)但朝廷还是一力委任,而且还将其子公孙敬声擢拔为太仆,居九卿之列。在丞相任上,公孙贺也是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忠心耿耿。
然而,公孙敬声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目无法纪,声色犬马,典型的纨绔子弟。他挪用军饷,私通阳石公主,甚至还与巫蛊之祸密切相关,可谓实力坑爹。可惜的是,公孙贺不仅对其子娇生惯养,一味纵容,事发之后,又救子心切,仓皇失矩。朝廷在查清案情之后,处死了公孙贺父子。几代积累的公孙家族,将入鼎盛之时,匆匆煞了尾,身死族灭,堪叹堪怜。
不得不说,严格教育子侄、管好家族多么重要,否则,儿子坑老子,来得可快了!当然,公孙贺“以鞍马骑射为官”,凭借其弓马娴熟和军事才华,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