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人文城关
文明城市 你我守护|护航青春心灵 助力健康成长 城关区关工委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和“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
发布时间: 2024-11-08 11:22 稿源: 兰州日报   编辑:柴任翔

  近年来,城关区关工委突出政治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关心关爱为抓手,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和“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突出立德树人,强化思政教育。城关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宣讲团作用,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邀请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原馆长朱永光、城关区爱国主义巡讲团成员闫青等老同志深入和政路、通渭路等学校,举办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并精心制作党课课件,先后在全区30多所中小学校主题班队会上播放200余场(次),1万余名学生聆听党课、学习党史,引领学生诚心爱党、一心向党。城关区关工委发动“五老”积极参加系列主题活动50多场次,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阵地作用,讲好革命故事。城关区关工委充分利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七一”唱红歌、“庆国庆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节日纪念活动,增强青少年爱党报国情怀。利用兰州战役纪念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联合区教育局关工委共同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全区10余所学校2000余名学生缅怀英烈、回顾党史,实地感受革命先辈矢志不渝、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七一”,城关区教育局组织各小学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少先队员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聚焦成长成才,积极扶危济困。城关区关工委针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新问题,倡导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爱心捐助”“助学圆梦”等活动,为青少年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2024年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八类”学生共发放帮扶资金350余万元。依托青少年活动室、社区活动阵地等平台,各街道关工委组织“五老”对留守儿童、孤残青少年、贫困家庭孩子开展心理疏导、课业辅导、情感抚慰等“一对一”帮扶活动,参与帮扶活动五老21人,帮扶资助青少年24人。在全区70多所学校建立了“四点半”课堂,组织五老、志愿者等开办书法、绘画、手工模型等各类兴趣班,实现了学生放学和家长下班之间的无缝对接服务。在辖区各学校举办“小白杨校园慈善一日行”校园献爱心义卖活动,筹得爱心专项募捐款近30万元,用于特困儿童的学习及生活资助。

  加强法治教育,引导知法守法。城关区关工委邀请司法系统老同志担任法治副校长,举办普法讲座、举行普法巡展,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组织学生赴城关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参观学习,对学生在“反邪教、禁毒、法治、消防”四个方面进行法治和生命的安全教育。开展“宪法至上,守法光荣”“宪法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同时,坚持把家校共育摆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突出位置,依托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讲好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故事、新生家长第一课、隔代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父母课堂等活动,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南永涛)

稿源:兰州日报   编辑:柴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