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兰州要闻
生产是关键 如履薄冰守“四严”
发布时间: 2024-01-15 14:48 稿源: 兰州日报   编辑:柴任翔

兰州面包新语品牌经理、食品安全总监白雪莲

李春喜通过手机端实时察看车间生产情况

潘建忠对抽检的食品样品进行信息核对

朱仁愿进行高通量非靶向农药残留检测

  2022年,我市制定了《兰州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工作指引》,以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三类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有力抓手,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行为,有效推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落地落实,以科学技术研发手段不断助力食品安全保障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殊荣,提振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也是新的起点和鞭策,食品安全工作仍需要常抓不懈,继续坚持“严”字当头,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严监管,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白雪莲:

  健全食安追溯机制把好全流程“关卡”

  1月8日,一进入兰州面包新语九州分公司,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整柜的食品安全信息档案,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进口冷链食品资质、供货商台账、车辆配送消毒记录等有关食品安全的证件资质都被收集归档,摆放得整整齐齐。“我们不放松对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购进的每个原材料都要建档,可以说大到一袋面粉,小到一粒葡萄干,都是执照证件齐全,追根溯源有保障。”兰州面包新语品牌经理、食品安全总监白雪莲说。

  经过一系列消杀程序后,来到生产车间的记者看到,醒目处挂着《食品生产企业自律歌》,提醒员工要把握关键控制点,风险防控记心间。“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仅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也是食品企业全体人员的责任。”白雪莲告诉记者,该公司构建了食品安全责任管理网络,每个岗位的食品生产者也是食品安全负责人,大家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在生产过程中实时记录生产投料详情、工器具的喷洒消杀频次、烤炉炉膛、控制面板的清洁等相应情况,确保食品安全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

  记者在仓库看到,该公司按物料性质以及产品贮存方法将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食品按照储存条件分别放于常温库、原料冷冻库、原料冷藏库。对于包装材料也进行分区码放,根据性质用途,分成不同区域,如整箱商品暂存区、包装材料区。同时,记者发现,存放食品添加剂的仓库上了锁,钥匙专人看管。据了解,该公司已经自建风险管理机制,专人、专柜管理食品添加剂。所有产品对食品添加剂用量、种类都有明确的规定,使用必须由专人拿取,并记录用量、取用时间、用途等详细信息,避免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剂超限量、超范围使用。

  “现在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更不能掉以轻心,唯有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重点任务,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产品才能有市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食品。”白雪莲说。

  李春喜:

  让安全贯穿每“食”每刻

  早上8时,兰州兴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李春喜已来到车间,他换上崭新雪白的工作服,穿戴好工作帽、工作鞋,来到洗手池前,用清水将双手润湿,在洗手液感应机下感应出洗手液,搓揉20秒后冲洗干净,用酒精喷淋,再穿过风淋室吹掉灰尘后,才进入车间。“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上岗前的清洗消杀工序每一步都不能少,每个工人都要完成一整套流程才能进入车间。”李春喜说。

  作为该公司食品安全员的李春喜,他的职责是每天对关键场所、部位和环节进行管控,每周组织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每月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作为一家经营酱卤肉制品的企业,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煮熟、烹调、卤制配制等各道操作工序都有具体规定和详细要求,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内包车间是李春喜最为关注的地方,他每天都要来巡查很多次。“这里的电子秤、台板、剪刀等器具每隔10至15分钟就要进行一次酒精消杀。”李春喜说。

  除了每天进行现场巡查,遍布全车间的摄像头实现了关键点位全覆盖,李春喜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实时查看,时刻提醒督促每位工作人员落实岗位责任。李春喜告诉记者,“现场检查总有注意不到的地方,通过‘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能清晰看到各个车间的生产情况。其中,消毒间、内包间、斩板间、灌装车间、蒸煮间等重点环节的摄像头已接入‘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进行监督检查。”

  为提升公司全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平时李春喜还会组织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考核,并建立健康、培训档案。培训重点从食品安全设施设备维护、食品原材料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等环节进行详细讲解,通过“集中充电”,为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落实食品安全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唯有认真把控好每一个生产环节,全力生产放心食品,才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李春喜说。

  潘建忠:

  研发促进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手段不断提升

  清晨,潘建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根据市场监管部门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组织大伙儿实施食品现场抽样。抽样人员采用平板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等移动终端现场抽样,抽检样品信息实时提交至“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抽检样品在现场封样后直接送达检验机构开展检验。接着,他开始对登记受理人员对送达的样品进行信息核对,根据抽检计划安排确定检验项目,将检验样品流转至检验科室开展检验,发现不合格检验报告,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一键发送至具有管辖权的稽查执法人员,开展核查处置工作,第一时间防范不合格食品继续流向消费者。

  作为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工程师的潘建忠目前任业务科科长工作。他在食品安全检验任务量、能力验证和盲样考核、应急法检等多方面始终位于全院标杆水平,在全市乃至全省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中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潘建忠介绍道:“我们每年食品检验数量稳定在1.8万批次左右,居全省首位,高质量地完成了‘兰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目标要求的‘每年每千人4批次的食品抽检任务’,为食品安全监管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据了解,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开展工作以来,始终把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经过多次优化升级,检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从天平称量到仪器数据分析,再到检验报告书的出具,全部通过LIMS系统采集,使样品信息和检验检测数据完全隔离,实现了样品信息对检验人员的屏蔽,保证了检验人员在无任何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开展检验工作。“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承担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监督抽检责任,通过LIMS系统的成功运行,能够完全满足上述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互联网+智慧检验’全面助力了我们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潘建忠说。

  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把“提高抽检不合格率,以检验促监管”作为全院工作的重点,食品抽检问题发现率持续保持在全省较高水平,一些不合格食品品种所反映出来的系统性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或改善,新的苗头性问题被及时发现,检验工作起到的技术监督作用结合兰州市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强有力地行政监管工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提升提供了重要保证。

  朱仁愿:

  专项技术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技支撑

  伴随着冬日的第一缕阳光,朱仁愿在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化药检验室里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的朱仁愿,现为正高级工程师,任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化药检验室副科长。他长期从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研究方向为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研究、食品药品中外源性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在实验室里,总能看到他兢兢业业埋头研究的身影。

  朱仁愿目前参与的“高分辨质谱非靶向高通量农药侦测技术”是庞国芳院士研发团队的重大突破,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长期在我国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筛查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建立“庞国芳院士专家工作站”,利用人员、设备等资源优势,搭建农药残留侦测创新技术平台,组建技术团队,并获批建设“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外源性污染物监测工程研究中心”,朱仁愿负责工程中心的日常运行,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水果蔬菜、中药的农药残留侦测”专项项目。朱仁愿说:“为保证‘高分辨质谱非靶向高通量农药侦测技术’在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我们团队与院士实验室共同对该技术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多个代表性品种进行方法学验证。”

  近年来,朱仁愿带着团队直面特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利用“高分辨质谱非靶向高通量农药侦测技术”,先后完成市售的6000批次水果蔬菜和4500批次食药同源中药中1000种农药的全面筛查,依据侦测结果,向省、市主管部门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管控思路和安全防控意见建议,对食用农产品中的污染物残留量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提升“原料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的目的,充分发挥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郑丽君文/图)

稿源:兰州日报   编辑:柴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