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幸福西固
强省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 2023-09-23 09:49 稿源: 兰州新闻Lztvnews   编辑:张艳玲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抓实共驻共建,做优为民服务,推动基层工作落地落实,让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家住西固区福利路街道机械化小区的居民景晨每天都要给自家窗前的小花园浇浇水、除除草。而在今年5月份之前,这里还曾是一片脏乱差的景象。今年,街道将老人楼前的卫生死角进行了改造,升级为小花园,让老人夸赞不已。

  西固区福利路街道机械化小区居民景晨:把这个地方给围上了,一围上我的烦恼事就解决了,环境也美化了。

  景晨老人所住的甘肃机械化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和其紧挨的还有塑料三厂小区和社区院小区,这3个小区私搭乱建严重、无公共活动区域、无物业、无治安管理,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街道下决心对这里实施了“三院合一”改造工程。

  记者陈婧:我现在是在西固区福利路街道机械化小区院内,顺着我手指的这张照片可以看见,以前我所在的这个位置私搭乱建非常严重,街道结合老旧楼院改造,对这里进行了拆除,现在这里不仅有彩虹步道、健身器材、还有专门打造的红色物业口袋公园,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拆除三个小区的院墙,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在改造前期,庄浪西路社区通过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聚合资源,调动城市执法、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职能优势,组织辖区老党员上门为居民做工作,联合街道共建的“红色物业”联盟成员单位,最终对3个小区存在的20多年的1123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小区从过去的“三不管”到如今实现“全面管”,小区里的“时光杂货铺”墙也记录了这里的变迁。

  西固区福利路街道机械化小区居民岳新艳:我住在一楼,特方便,我就出来在这边活动,一天也方便得多,现在就心情好。

  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庄浪西路社区党委副书记陆璐:改造过程中,我们引进“红色物业”进行专业的管理,给居民更换了新的电子水表,解决了居民家门口吃水难的问题,划分了52个具体的停车位,解决居民家门口停车难的问题。

  “三院合一”改造只是福利路街道凝聚党建联建合力,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这两年,街道全面做实党建联建,吸纳70名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担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通过街道和共建单位双向领办服务项目,即知即办居民反映强烈的加装天然气、更换水表等群众身边小事实事,通过“微改造”实现“大提升”。

  记者陈婧:我现在是在西固区福利路街道22街小区,以往小区的居民要前往附近的大坝市场采购,需要绕行2-3个小时,为了改变居民出行难问题,街道在这里搭建了一座“便民桥”,现在这里的居民前往大坝市场,仅需10—15分钟。

  22街区这处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便捷通道因年久失修、无法通行,居民将问题诉求反映到社区邻里中心后,街道党工委与物业单位联合修建了这座桥,还一并打通了通往菜市场的便民通道,惠及周边2687户居民。

  西固区福利路街道22街区居民钟女士:(桥)搭起来方便多了,特别是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走不动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搭建“便民桥”、修建各有特色的“口袋公园”、引进红色物业、做好为老服务这些看似小事,却让生活在福利路街道的居民们幸福感满满。福利路街道党工委通过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强服务”工作模式,用街道党工委这根“红线”整合辖区多元力量,定期梳理汇总街道老旧楼院改造、物业管理服务、基础设施配套、街区品质提升等居民重大利益诉求,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金云:福利路街道将持续深化拓展“福利温度”党建服务品牌,着力做好“党建+”和“+党建”的文章,通过抓实抓好“细胞工程”“头雁工程”“先锋工程”“强基工程”,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

  本台短评: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中,西固区福利路街道通过“福利温度”这一党建服务品牌,聚焦群众“急难筹盼”问题,把工作重心“下移”,把经常性具体服务落到一线,把对应的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到一线,获得了街道居民的认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的。需要新时代的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们常怀为民之心,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连着群众、办事想着群众、发展为了群众,才能把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把无数个“你和我”变为“我们”,才能打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的“最后一公里”,城市治理才会更有温度。

稿源:兰州新闻Lztvnews   编辑: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