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人文城关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服务温度——城关区人社系统实干当先 奋勇争先为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发布时间: 2023-09-21 10:44 稿源: 兰州日报   编辑:张艳玲

  “现在我每月收入将近4000元,这多亏了‘民生就业360’为我提供培训,帮我找到工作。”28岁的原全职宝妈城关区居民刘慧慧说道。

  “正是因为当初创业担保贷款的帮助,才帮我真正地开起了这家小店,现在收益很好!”26岁的创业青年李鑫科感慨万分。

  “社保办好了”“拖欠的工资帮忙讨回来了”“我在招聘会上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今年以来在城关人社的关键词、关键句中总有一个又一个的难忘故事、暖心瞬间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为民办实事的决心。

  勇毅前行,实干当先。今年以来,城关区人社局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聚焦“七个新城关”建设,全面做好稳就业工作,加强人才人事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了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人才活力加速迸发、企业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的良好效果,并先后获得“全国法治人社建设优秀单位”“全省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先锋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聚力提升就业服务稳岗保障民生头等大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城关区人社局始终把稳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力以赴破难题、增活力、蹚新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聚合多元力量稳定全区就业。以“民生就业360”服务品牌为载体,为服务对象提供360度全方位、全覆盖、一站式的贴心就业服务。发挥组织领导、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五力”作用,确保全区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就业“核心力”

  城关区委、区政府始终将稳就业作为稳经济抓发展的核心政治任务之一,统筹推进全区就业工作,全力实施强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平台体系建设、强化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强化就业援助体系建设、强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宣传体系建设等稳就业“六大攻坚”行动,形成“360”全方位一站式就业服务,把稳就业工作方向,托稳全区经济发展底盘。

  加强帮扶保障,创新就业“驱动力”

  今年以来,城关区开展线上线下“城关区助力复工复产专项活动”“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暖心行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2023年兰州市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等活动69场,累计参与招聘企业3072家,线上线下发布岗位信息38664个,达成意向就业7664人。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台账,共为2952名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信息短信推送。根据困难人员需求和能力素质分级分类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一对一就业服务,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799人。

  提升技能培训,筑牢就业“竞争力”

  城关人社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需求,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新培训模式,分类组织实施就业创业培训。动员和组织已认定的培训机构和其他社会办学力量,探索实施“网络+技能培训”模式。已开展企业职工培训5076人次,创业培训4051人次,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3246人,康养类培训3121人,养老护理员培训724人,新型学徒制培训240人。

  助力创业服务,夯实就业“牵引力”

  深入落实“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开展创业论坛等创新创业活动106场,推送优秀职业指导线上课程,组织12所高校毕业生参加。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扩大就业见习规模,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服务,为创业就业提供政策保障,更好地实现创业就业,新建成创业孵化和就业见习基地12个,新增就业见习岗位421个。建立区级创业担保中心调查入户制度,及时做好贷款全过程的摸底跟踪服务,全区创业担保贷款共发放2623万元。

  社保服务不断优化织牢群众生活“保障网”

  社会保障工作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城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提升社保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实际,打通堵点,化解难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保事业长足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对社保服务的满意度。

  强化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

  城关区以“全方位、广覆盖、高密度、多形式”的宣传模式,开展“一对一进企业,面对面进社区”活动,与兰州顺丰、龙行天下等快递、旅游、物流企业座谈了解经营和参保情况,推送参保清单,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城关区人社局深入25个街道,紧盯社保难点堵点问题,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提出的经办问题进行细致讲解。4月,全区25个街道、154个社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纳入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进入全险种省级集中、全数据共享共用、全业务标准化经办的新阶段,实现社会保险业务“一网通办、跨省联办、省内通办、就近能办”的便民服务新模式。

  截至目前,城关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2.13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49万人,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参保8.9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参保1.2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51万人;企业参保户数达到2.2万户,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68万人,失业参保人数21.43万人。

  劳动关系持续稳固为劳动者保驾护航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人人都感觉到公开、公平、公正,才会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和谐氛围。城关区人社局以促进和谐、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己任,为全区劳动者保驾护航。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5次,主动巡查检查各类用人单位428余家,涉及6038余人次,劳动用工领域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接听各类投诉电话4353起,立案及协调处理案件201起,涉及640余人,涉及金额678余万元。接听“民情通”热线4140起;受理国家欠薪线索平台案件3327起,办结3318起,结案率99.7%;回复“陇明公”平台案件1354件,办结1342件,结案率99.1%。回复各类信访平台案件146起。

  2023年初,城关区劳动监察大队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城关公安分局、区工商联等部门联合成立“根治欠薪联动执法工作站”,建立四种处理疑难欠薪案件模式,通过行政处理、移交公安、法院诉讼、司法调解等四种联动执法方式,帮助劳动者及时获得工资报酬。

  人事人才服务持续推进引才育才爱才并举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是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城关区人社局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并持续做好人事相关保障、服务等工作。

  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见实效

  7月6日,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由城关区人社局主办的“城关区2023年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专场招聘会暨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省内外高校毕业生,据悉当天有132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共设2272个岗位,共有275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此次招聘会,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7万人次。线上收到简历1378份,线下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4018份,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2938份,现场签约229人。

  民营企业工程系列中级职称专项评审圆满完成

  城关区人社局本着全心全意服务好城关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宗旨,努力做好各项评审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结合城关区民营企业相对集中实际,成立工作专班,邀请纪检监察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评审活动进行监督,并全力做好网上申报、业务指导、资格审核、专家邀请等各项工作,最终城关区工程系列中级职称共有2311人通过评审,圆满完成了全区民营企业工程系列中级职称专项评审工作,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完善建立社区工作者梯队,持续关爱退休人员

  根据中组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中组发〔2022〕2号)“社区工作者配置标准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置不少于18人”文件精神,城关区率先在全省完成2047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并实现梯队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既充分调动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又增强了社区工作者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同时,区人社局积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引导退休干部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贡献。组织全区退休干部职工300余人,参加了兰州市城关区退休干部职工荣退仪式暨2023年“迎七一、庆党生”茶话会活动,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区人社局还邀请城关区25个街道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代表180余名,举办“桑榆享余年,建功新时代”庆祝建党102周年暨党的二十大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退休老党员讲党课,缅怀党的光荣历史,讴歌党的伟大实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丰富老党员精神文化生活,凝聚奋进力量。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下一步城关区人社系统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新时代人社工作机遇,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狠抓稳就业、强社保、聚人才、促和谐四项重点工作,牢牢托住经济社会发展底盘,细细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持续完善人事人才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以“七个新城关”建设为核心,探索人社发展新蓝图,逐梦远航,埋头苦干,推动人社系统工作进入快车道,擦亮民生幸福温暖底色,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城关贡献人社力量,在强省会行动中展示城关人社担当。

稿源:兰州日报   编辑: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