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兰州  >  人文城关
【“疫”线侧记】父女抗疫守初心——“您是我的榜样,我是您的骄傲”
发布时间: 2022-07-29 09:35 稿源: 城关退役   编辑:刘明德

  不同年纪,同样感受

  不同角色,同样坚守

  抗疫前线,父亲是女儿榜样

  以军人本色彰显责任与担当

  女儿以实际行动彰显青春的彭拜力量!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们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号召,迅速投入抗击疫情行动中,在他们的信念里,大家在前、小家在后,疫情在先、亲情在后,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上。他们就是杨家园社区抗疫前线涌现得父女档志愿者,他们选择了逆行,行走在疫情防控一线,那里,留下了他们美丽的身影。

  父亲叫石洪,是杨家园人大家属院的一名居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家住杨家园人大家属院的居民石洪,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没日没夜的辛苦奔波,为表达自己作为杨家园社区居民的一份感恩,他主动请缨,自疫情开始主动联系社区站晚上的卡口点,虽说现在是盛夏,但兰州昼夜温差还是比较大的。每天他都是上班结束后下班到卡口点值班,对往返居民严格进行“一扫三查”,一扫小兰帮办,二查健康码,三查行程码,四查核酸检测,石洪以身作则,每天坚守在自己负责的卡口查验点,坚决守好疫情防控防线。

  “父亲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准高中生,现在兰州有疫情,我们应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冲锋‘疫’线,保护我们的家园。”邓石一涵是兰州十九中学的一名学生,她父亲的行为让她深受感动,她主动去社区申请,正式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也是社区年纪最小、坚持每天“打卡”的志愿者之一。

  邓石一涵参与到卡口值班中,每天几个小时的值班,在卡口点,对进出的居民进行测体温、登记身份信息,对来往车辆进行检查是否有通行证件,细致做好每一项工作,不错过一个人,不放过一辆车。第一天工作下来,她感觉又冷又累,小腿痛大腿麻,口罩勒的耳朵生疼。即便如此,她不言苦不言累,第二天依然干劲十足。因为她知道,这是防控疫情的“最后一公里”,守住这个卡点,就是守住了居民的健康,就是守住了此次抗疫阵地的堡垒。

  “执守过程中,收到的是居民一句句感谢、一次次配合!在夜巡中,我看到父亲的伟岸,我不再是小女生,我学会坚强,更深刻理解感恩的内涵。”

  一周多的志愿活动,让邓石一涵真切感受到“基层人员的坚守和不易”,她直言自己很幸运。

  疫情不退,父女俩就不退,他们坚守到卡点拆除,抗疫胜利的那一刻,他们既是父女,又是“战友”,挥洒青春和汗水,尽己之力,筑牢社区安全防线。疫情当前,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感动。他们给了一线工作人员坚实的后盾力量,也让社区工作人员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杨家园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对父女俩的志愿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一定会再接再厉,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继续努力工作。在杨家园社区的辖区内还有很多爱心居民也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抗疫力量,与杨家园社区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共迎抗疫胜利!

稿源:城关退役   编辑:刘明德